今天,第5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50年来披荆斩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逐梦航天、探索宇宙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领域。航天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每一个航天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其项目风险高且风险相对集中。那么,航天活动主要风险有哪些呢?
01 发射活动风险。
爆炸全损事故是发射阶段的主要风险,也是整个航天保险中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风险之一。例如,1986年发生在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使价值20多亿美元的航天飞机毁于瞬间,机上人员全部殉难,整个航天事业受到沉重打击。
02 在轨运行失能。
如卫星发射后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或未能按照卫星性能要求在轨运行同样会导致严重的损失。
1984年由美国发射的两颗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不仅使卫星的所有人——美国西联电报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政府的通讯事业发展计划遭到重大挫折,而且使这次发射活动的承保人英国劳合社付出了1800多万美元的保险赔款。
03 第三方责任风险。
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给第三方的人员、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风险。随着航天事业尤其是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发射活动的第三方责任风险不容忽视。
04 其他风险。
如制造、运输、安装、吊装、燃料加注过程中的疏忽或过失等,均有酿成重大损失的可能。
2016年9月,SpaceX猎鹰9火箭在发射前的燃料加注中在发射台上突发爆炸,除了火箭本身损坏之外,还令一个价值2亿美元的卫星化为乌有。
航天产业是一个与风险相伴的产业,商业保险恰恰能够在航天作业中发挥保险保障的作用。随着中国航天领域技术不断提升、商业化程度日益加强,商业保险在助力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保哥家积极致力于为中国航天发展保驾护航,将其作为公司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射前保险、发射飞行段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发射第三方责任保险等产品,为众多国内外航天客户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保险保障服务。
近年来,我们在国内外航天险市场上持续发力,打造专业化团队的闪亮名片,始终站在航天人的身边,为卫星发射及在轨运行保驾护航。其中,独家承保快舟火箭发射险、首席承保行云01/02星发射险并大份额参与X米01星、高分七号、高分多模、中星6C、中星18等国家重大卫星项目。
2020年以来,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下,我国的航天人仍在克服各种困难逆境前行,保哥家也正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执行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正是由太平洋产险独家提供发射保险及发射周边险保障。
4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工作异常,根据测量数据监视判断,火箭三级及卫星残骸已坠落,卫星发射失利。目前故障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太平洋产险参与承保该星发射及初始在轨保险、发射周边险,将会密切关注故障调查进展,做好后续理赔服务工作,体现保险的保障功能,体现我们的责任担当。
4月8日零时,随着武汉市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的全面解除,按下“暂停键”76天后的英雄城市正在逐渐恢复活力。
太平洋产险独家承保,由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所属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研制的“行云二号”01(命名为武汉号)、02星,以特别的方式线上出征,并在全网征集网友视频祝福,一起致敬英雄城市,祝福中国航天事业,为伟大中国加油。
行云工程作为我国首个宣布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星座,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顺应国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势而布局的“五云工程”商业航天重点项目之一。
卫星发射,成败之间,常常是毫厘之差。中国航天人有一句名言: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从来都不是坦途,中国航天50来年的发展历程也绝非一帆风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中国航天人在困难和挫折中前行、在问题和失败面前一次次走向成功,变得更加强大。
保哥家始终同中国航天相伴而行,助力中国航天行稳致远。我们拥有大海的名字,也拥有仰望星空的目光和担当。我们坚信——今天,我们在航天探索中注入的每一滴水,未来必将使我们拥有浩瀚无际的星辰大海。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