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的1月业绩也被称为“开门红”业绩,对于销售氛围强烈的保险行业来说,各个险企首月报捷往往为全年保费增长奠定基调。从历年数据来看,开门红期间的保费收入往往能够占到一家保险公司整年业绩的30%,甚至60%,因此,保险业往往有着“开门红,全年红”的说法。 随着中国太保(601602.SH)公布1月保费收入,国内四大上市险企1月“开门红”数据全部披露完毕。 2017年1月开门红期间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寿险)较上年对比(单位:亿元) 保险行业“老大哥”中国人寿1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长30%,考虑到中国人寿的庞大体量,这一增长势头算是比较迅猛。不过中国人寿预计,今年趸缴保费将会继续负增长,同时,产品预定利率将显著下降,今年将主打的是预定利率为3.5%的不分红产品和2.5%的分红型产品,负债成本下调趋势明确。 寿险业规模排行老三的中国太保1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6.2%,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王”,2017年或成为太保转型后业务爆发的一年。 中国太保历经了2011年至2016年的5年转型,期间银保业务占比从2011年的48%降至2016年的5%,同时大力发展个险渠道,2016年上半年个人业务保费收入占比已高达88.4%,其中期缴新单保费在所有新单保费中占比高达96.7%,转型成果明显。 平安人寿也以39.3%的增长速度不甘落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麦格理在2016年重新修改平安“综合金融折价”后,再次对平安1月“开门红”业绩进行了肯定。 在四大险企中,新华保险(601336.SH)成为唯一一家保费收入下降的保险公司,降幅约25%。华泰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新华保险的保费收入下降与其全方位价值转型战略有关,新华保险主动停售高现价产品、收缩银保渠道,以实现战略转型,并预计今年新华将保持保费的微幅增长,实现以价值型保单、续期保费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新华保险董事长兼CEO万峰也在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三五”时期将分为两步走:2016年至2017年为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调整业务结构、改善发展基础;2018年至2020年为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
![]() | ||||
![]() | ||||
| ||||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
0人参与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