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提升消费者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9月,招商银行东莞分行开展了联合宣教活动,围绕“四个一”的宣传重点做好各项推动。对内,加强提升干部员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技能,对外,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内外兼修,力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组织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技能竞赛
为进一步提高分行干部员工综合素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业务技能,培养干部员工爱岗敬业、严谨合规的工作态度,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分行组织开展2021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技能竞赛,举办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技能培训,选拨优秀的学员拍摄5分钟的金融知识微课堂视频,为本次活动提供丰富的宣传素材。通过竞赛,有效提升分行干部员工的金融服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保护金融消费权益的意识。
(二)定制“幸福智慧”大字版知识读物
为方便老年人、学生阅读,招行定制大字版“幸福智慧小宝书”宣传折页,并在引导台、营业厅、客户等候区的显眼位置进行摆放。网点工作人员对来访客户主动派发宣传折页,利用客户等候的间隙开展“金融知识小课堂”,向客户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增强客户风险防范意识。
(三)持续升级“适老化”服务
分行一直致力打造最佳客户体验银行,坚持传统服务与创新服务并行,持续升级“适老化”服务,设置老人服务专区,配置老人服务设施,如老花镜/放大镜、轮椅、便民药箱等;设置老人服务专窗,配置爱心等候专区,还有爱心靠垫、爱心茶点等关怀服务,提升老年客户的服务体验。
(四)提升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质效
1.面向不同群体,针对性开展活动
9月3日,为加强青少年防诈骗教育,分行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东莞监管分局、东莞市反诈骗中心、东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南方+东莞频道,举办一场“东莞市中小学生防诈骗小课堂”线上直播活动,通过“以案说险”、“动画讲解”、“有奖竞答”等形式,为师生、家长讲解防骗知识,并针对学生群体高发诈骗案例,进行骗局套路分析,总结了五大招式。
9月17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分行联合东莞市委老干部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东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中海物业社区老年大学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送学送法上门”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现场普及了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风险防范知识,引导党员和群众切实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护好幸福晚年。
9月23日,分行联合东莞市金融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东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在西平下手村党员群众服务活动中心举办一场“财富保卫战-防范非法集资知识讲座”,从非法集资的定义、特征和表现形式引出防范方法和维权途径内容,告知现场人员如何正确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提升金融风险辨别能力;同时,结合实际引导与会人员进一步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遵守法律法规,远离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诈骗陷阱,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维护家庭财产安全。
2.探索创新,拓宽宣教形式与渠道。
招商银行利用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特性,制作了微信长图,方便消费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有效学习金融知识。同时,通过分行公众号、手机App东莞专区、网点线上店、员工朋友圈等渠道进行全面推广。同时,借助第三方媒体平台,结合社会热点扩大活动关注度与影响力。
下一步,招商银行东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将以“大财富管理体系,全流程消保陪伴”为中心,发挥消费者教育宣传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前置预防、答疑解惑和舆论引导作用,构筑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