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工商银行大资管业务规模突破30万亿元

2024年08月29日 14:04 0人参与  0条评论

  资产管理业务是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现代金融服务转型,全面提升投资管理与研究能力,从产品和投资两端共同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推动由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等金融服务构成的大资管业务规模突破30万亿元大关,既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也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做好“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工商银行积极发挥大资管业务的直接融资优势,优化投资结构,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充分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探索通过资管产品投资债券、股权等多元化方式,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债、科创债、“专精特新”主题公司债等投资,先后为300余家科创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股本支持,打造同业首个“科技金融股权投资指数”,倾斜更多资源对“卡脖子”“补断点”领域主要企业提供支持保障。

  在绿色金融方面,该行深入践行绿色投资理念,构建并持续完善资管业务可持续投资研究分析框架,多只绿色生态主题基金表现优异,参与多个大型清洁能源项目,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引入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揭牌成立“北京金融街新质生产力联合研究中心”,发布行业首只“科技金融债券指数”。

  在普惠金融方面,该行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普惠客群的财富管理偏好,打造新市民、乡村振兴等专属资管产品,创新普惠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参与共建北京密云区首家数字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宣教店。

  在养老金融方面,该行组建养老金融部,设立养老金融委员会,制定《推动养老金融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推动养老金融重点项目落地,首批开办养老理财及个人养老金业务,通过优化投资管理、扩充新策略产品线、完善服务机制等措施,服务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数字金融方面,该行加强资管业务数据资产建设和数字生态建设,强化业务、科技、数据融合,强化科技安全管理,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工商银行始终把提供优质产品和客户服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让“人民满意”成为最鲜明的底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

  在产品端,该行打造了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化产品体系。理财方面,贴合客户偏好优化产品结构,让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更多人群;基金方面,积极发挥业务种类齐全、产品体系丰富、中长期投资业绩优秀的综合优势,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开发,服务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保险方面,大力开拓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业务,积极打造优质第三方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多元化、场景化的投资需求。

  在客户端,该行创新打造“一点接入,全面响应”的服务体系,分层分类服务好全量客户,理财客户总量突破1300万户,基金投资客户总量超过8900万户,养老金个人客户突破3100万户。加强投资者保护,打造“有梯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投教体系,常态化走进社区、公园、机关、楼宇、村镇、企业、校园,深入开展投教宣传,主动传递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提高专业投研能力,构筑市场竞争优势

  工商银行加快推进打造大资管经营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特色优势,构建了以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多元策略投资能力为双轮驱动的投研体系,产品投资业绩同业领先。

  其中,基金业务总规模创新高并保持银行系领先,年金组合整体收益率居所有年金投管人第一,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权益基金和社保组合业绩保持稳健领先,投研能力获得广泛认可。养老金融业务在年金客户织网补网、民政+养老+金融、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等场景生态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效,受托管理养老金规模继续较快增长,保持银行业领先。保险资管业务规模和客户数量持续增长,投资回报持续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客户持有体验不断提升,首只资产支持计划发行成功,首个外部专户实现落地,经营管理和能力建设上实现显著提升。债转股基金业务联合地方政府,对接国资平台,累计搭建千亿组合式基金,高效挖掘优质客户,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走在行业前列,依托托管大数据优势,建设“托管+”服务体系和“+托管”的联动模式,打造直接融资生态圈,形成“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的价值链循环。

来源:工行东莞分行    编辑:吴耀柄关键词:金融;投资;服务;客户;业务;管理;产品;资产;养老;打造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